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中医临床 > 中医妇科 > 正文

经行发热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2-05-12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中成药】
    1.补中益气丸 每日2次,每次4.5克,吞服。
    用于气虚发热者。
    2.生脉饮 每日2次,每次2克,口服。用于气阴两虚,阴虚发热者。
    3.金刚藤糖浆 每日2次,每次20~30毫升,口服。用于血热或湿热发热者。
    4.甘露消毒九 每日2次,每次4.5克,吞服。
    用于湿热者,低热起伏不退者。
    5.七味新消丸 每日3次,每次3克,吞服。用于血热者。
    6.血腑逐瘀汤 每日2次,每次20毫升,口服。用于血瘀者。

    【简便方】
    1.黄芪30克、金银花10克,水煎服。用于气虚者。

    2.生大黄3克(后下)、黄柏9克、丹参12克、胡黄连9克,水煎服。用于血热便秘者。

    3.红藤15克、桃仁9克、丹皮10克、丹参12克、香附10克、败酱草15克,水煎服。用于瘀热者。

    4.生大黄3克(后下)、牡丹皮10克、桃仁9克、败酱草15克,水煎

    【其它疗法】


    【注意事项】
    1.经行发热中药治疗预后较好,如伴慢性盆腔炎或子宫内膜异位者,经后需继续治疗,方能彻底治愈。
    2.经行发热由气虚或阴虚引起的,总由患者体质虚弱,经行脏腑气血或阴虚生内热所致,故经后应继续调养,并适当参加户外活动,增强体质,促进机体对经行期气血变化的适应性,可以防止经行发热。
    3.经行发热一般经后自然逐渐消退,如果病程日久,反复发病,甚至经后热度反而升高者,应根据其临床表现,作必要的检查,明确发热原因进行治疗。

本文由【中医诊疗网】整理:www.zlnow.com
上一篇:产后乳汁异常
下一篇:妊娠下肢抽痛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