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疾病大全 > 内科外科 > 肝病 > 肝炎 > 正文

重症肝炎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3-01-10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就重症肝炎而言,一般多为阳黄之重症,但仍有热重、湿重之异。热重于湿者,主在阳明胃,症见发热,口渴欲饮,心烦懊憹,腹满痛,大便干结,舌苔黄厚少津,脉弦滑而数;湿重于热者,主在太阴脾,症见身热不扬,渴不多饮,口粘腻,胸闷腹胀,呕恶,大便溏烂不爽,舌苔腻、底白罩黄,脉缓滑或濡数;湿热并重者,多为湿遏热伏,相互郁蒸,胶结不化,故其病情重急,病势缠绵,不易速解,黄色深重,胸闷烦躁,身热,困倦,嗜睡,大便粘滞不爽,舌苔黄腻,脉滑数。治疗原则当以清热祛湿为主。清热药性多苦寒,其特点是寒可清热,苦能燥湿,但毕竟以清热为长。祛湿的具体治法涉及多个方面,湿在上焦而有卫表症状者,当芳香化湿(浊);湿在中焦,困遏脾运者,当苦温燥湿;湿蕴下焦,小便不利者当淡渗利湿。当前对黄疸肝炎的治疗均倡化湿邪、利小便为基本大法,但化湿仅属祛湿法之一。湿与热的交互郁蒸,是发病的基本要素,仅持“无湿不成疸”之说,尚难体现重症肝炎的病理特点,因本病总以湿热为多见,而湿从寒化者实属少数。为此,清热与祛湿必须兼顾,湿去则热孤,热清则湿化。针对湿与热的主次及动态转化,选药组方。热重于湿者,当用茵陈蒿汤、黄连解毒汤合方;湿重于热者,可用茵陈胃苓汤、加减藿香正气散合方;湿热并重者则用甘露消毒丹、茵陈蒿汤合方。常用基本药为茵陈、栀子黄柏黄芩、田基黄、鸡骨草、蒲公英、垂盆草、连翘苦参郁金等。热重加大黄、黄连、龙胆草、板蓝根等;湿重,郁遏卫表,寒热,身楚痠困,胸闷,苔白罩黄加秦艽、豆卷、藿香、佩兰疏表祛湿、芳香化浊;湿困中焦,胸闷脘痞,恶心呕吐,腹胀,大便溏垢,口中粘腻加苍术、厚朴、法半夏陈皮白豆蔻等苦温燥湿;舌苔厚浊,腹胀满者,配草果槟榔疏利宣泄;湿在下焦,小便黄赤热涩,量少不利,加茯苓猪苓泽泻、通草、车前草、碧玉散等淡渗利湿。
    由于重症肝炎的病理特点,在于湿热夹时行疫毒伤人,这是与一般肝炎湿热证的不同之处。临床虽以热毒为多见,但具体而言,在起始阶段,常见湿热酿毒,弥漫三焦。而湿毒、热毒主次有别,进而热毒化火,从气入血,又见火毒、血毒之候,并有在气、在血的主次动态变化,及气营(血)两燔之异。在气以黄疸、发热为主要表现,在血以出血、昏迷为主要表现,气血两燔则不仅以上各症并见,且症情更重,多脏受累,变症迭起,出现痉厥动风、烦躁谵妄等危重表现。由此可知,热毒炽盛实是疫黄重症的主要病机病证,清热解毒是其重要治则。但因毒邪性质多端,毒力强弱亦有转变,故解毒的具体内涵,还有清热、祛湿、泻火、凉血之分。同时由于本病发展快速,邪在气分历时较短,很快涉及营分,波及血分,故还有清气分热毒为主、清血分热毒为主、气血两清的不同。
    综上所述,血热和血瘀两种病理因素的共同参与,是构成重症肝炎瘀热相搏的病理基础,从而为应用凉血化瘀治法提供了理论依据。具体言之,就是将凉血与化瘀两类功效或双重作用的药物组合配方,辨证治疗瘀热所致的一系列证候。凉血与化瘀联合应用治疗重症肝炎的主要药效作用如下:①退黄:凉血可以清解血分热毒,毒解黄易除,化瘀可以阻止瘀郁生热,脉通血畅,有利于改善肝胆疏泄功能,加速黄疸的消退。②止血:血得热则行,血凉自可循经,瘀阻则血涩,瘀化则脉道通利,血自畅行,从而控制因瘀热动血所致的出血、发斑。③利尿:清血分之热,可免搏血为瘀,防止瘀热壅阻下焦,影响肾和膀胱的气化;化瘀能使脉络通畅,水津得以布散,不致血瘀水停,从而达到化瘀利水的目的。④醒神:瘀热闭滞窍络,神机失用者,凉血与化瘀合用,可使瘀热分消,营热透而窍络通。
下一篇:淤胆型肝炎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