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两性健康 > 生育避孕 > 避孕方法 > 正文

国外屏障避孕研究进展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3-12-14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所谓屏障避孕法是指用物理方法(机械阻挡)不让精子到达子宫口处,或用化学制剂在阴道内灭活精子。当然也可两者结合,以此阻断精、卵结合而达到避孕目的。在现代众多的避孕药具的大家族中,屏障避孕因具有避孕和预防性传播疾病(STDs)的双重功能,其中有些还能促进性功能而格外引人瞩目,并已得到迅速的发展。

   (2)即使在同房时放入,放入后立即可行房事,不必象壬苯醇醚栓、膜剂等需等待5分钟。

   二、现代屏障避孕法

       阴道套的特点:

   阴道套是一柔软、宽松的袋状物,由聚氨酯制成,长15~17厘米。开口处连一直径7厘米的柔韧环,套内游离一直径6.5厘米的内环。阴道套的放置方法与阴道隔膜基本一样。女性取一脚踏凳的立位、两腿分开的蹲式或平卧位均可。加用润滑剂后,用拇、食和中三指握住阴道套封闭端及内环,轻轻挤压,另一手轻轻分开阴唇,将套置入阴道;食指将内环推入阴道2~3寸处;阴道套其余部分随之进入阴道并贴 在阴道壁上。最后使外环贴在外阴处。在外露的阴道套内、外加些润滑剂可使性生活更满足。性交后,手指握住外环拧几下,轻轻拉出。将纸包后丢入垃圾箱。

  现代屏障避孕主要有阴道海绵、阴道套和阀式宫颈帽等。现仅以避孕海绵和阴道套为例:

   三、发展中的屏障避孕法

   (1)女性可事先放入,房事中男性并不知道自己的性伙伴已采用了避孕措施,既避孕又防病。

   一、传统屏障避孕法

   (4)由女性自己控制。国外研究发现,性生活前,假如女性要求性伙伴使用阻茎套,男性往往难以接受。因言下之意似乎男性不干净,会使女性感染某种疾病。于是,女性便只能让步,改用其他避孕法。阴道套的问世,提高了女性在性生活中的地位。同房前女性可理直气壮地让男性选择,用阴茎套还是阴道套。这就大大减少了性传播疾病(包括爱滋病)的蔓延和意外妊娠的发生,也促进了性和谐。

   (3)可答应阴茎在完全勃起前插入。这对中、老年夫妇和轻度阳萎(举而不坚)者尤为适用。

   阴道套是用聚氨酯制造,比橡胶耐用;其复盖的表面大,与标准胶乳阴茎套比,女性暴露于精液和各种致病微生物的机会少,保护作用更佳。据科学实验,使用阴道套可使女性受爱滋病毒感染的机会减少90%以上。

   (2)由于是宽松式的,套子能紧贴阴道壁,不会影响性交中的快感。

  传统的屏障法有避孕套、阴道隔膜、宫颈帽、杀颈剂等。这些屏障方法如能正确使用,有效率高。有些,对性和谐尚能起促进作用。例如,有些男性泄,妻子从未达到性高潮。使用避孕套,性交时间可延长,妻子也易获得性满足。但是,传统屏障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1、避孕海绵

   (3)一次放入,可多次性交,24小时内有效。不象避孕栓、膜等每次性交均需放一枚(或一张),且放置后半小时后会失败。

   2、阴道套

   (1)能在房事前预先放置 影响性生活前放置,不影响性生活前的调情,也不影响性交全过程。

   屏障避孕的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前1850年古埃及人就用纸莎草、蜂蜜、碱和鳄鱼类等制成栓剂,置于宫颈口和阴道内进行避孕。17世纪英国医生Condom建议查理二世使用阴茎护套,避孕套因此被称作为“Condom”,一直至今。早期避孕套用羊的盲肠制成,价格昂贵,仅在上层阶级中使用,最初的避孕套并不是用于避孕,而是用于防止性病传染,因而被称为保险套,直到19世纪中叶,橡胶工业的发展,避孕套、阴道隔膜和宫颈帽,才进入平常百姓家。

        其对性和谐的促进主要体现在:

  避孕海绵外观是一直径4厘米的圆形海绵,一面凹陷,另一面微凸附有丝带。海绵内含有杀精剂壬苯醇醚。性生活前将5毫升冷开水倒入海绵凹陷内浸湿,以凹面向上,用手指将海绵捏扁推入阴道内约一食指深。放入后即起效,避孕效果可维持24小时。在末次性生活后8小时,用食指钗住海绵丝带拉出,丢弃即可。避孕海绵实际上是阴道隔膜和外用避孕栓(或膜)剂的进展。避孕海绵是三维结构,放置要求比阴道隔膜低。海绵是弱酸性,能吸附精液,本身就有机械屏障作用和杀精做用。加上壬苯醇醚,避孕效果更为可靠。临床和实验均已证实,对淋病双球菌、衣原体、梅毒螺旋体、爱滋病毒等均有抑制作用。

   (4)用后丢弃,不必象阴道隔膜那样需要清洗、保管。

  1、新型塑料避孕套;2、Leas盾;3、女用杯(Femcap);4、新型阴道海绵(The Protectaid阴道海绵)。   

上一篇:自然避孕法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