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心理知识 > 心理百态 > 正文

性美学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3-02-28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性美包括两性主体的美和两性关系的美。前者又包括男性美和女性美,后者又包括性爱美和爱情美。
  一、性美的领域
  性美的领域大致包括心灵美、人体美、服饰美、行为美等主要方面。
  1、心灵美
  心灵美是性美的主导因素,它规定着人体、服饰、行为等方面的美。心理因素与社会因素相交融,使人们对理想的男性和理想的女性产生了大致相同的看法。
  女性心目中的男性美是:
  ①具有远大的理想志向、刚毅的性格、豪壮的气魄、果敢的行动,也就是有男子气概;
  ②正直诚实、胸怀坦荡、光明磊落、不虚伪,不油滑,没有市侩习气;
  ③有一定的才能和学识,有自立于社会的能力;
  ④性情温存,善于理解和体贴伴侣,懂得尊重女性。
  男性心目中的女性美则是:
  ①贤惠温柔、善良温存、端庄大方,这种素质不仅是对男子刚强性格的有力补充,更能驱散男子心头的孤独感;
  ②作风正派。这方面男性对女性的要求比女性对男性的要求更严格,这是历史给男性头脑中留下的思维定势,但从积极方面去理解,也是一种合理的要求;
  ③聪慧、勤快、灵巧;
  ④有较高的审美修养,不但能打扮好自己,也能打扮好丈夫和孩子,布置好家庭居室。
  2、人体美
  歌德说:“谁看着人体美,任何不幸都不能触及他;他感到同自己和世界完全协调。”叔本华认为:“任何对象都不能象最美的人面和体态这样迅速地把我们带入纯粹的审美观照,一见就使我们立刻充满了一种不可言诠的快感,使我们超脱了自己和一切烦恼的事情。”罗丹也说:“在任何民族中,没有比人体的美更能激起富有感官的柔情了。”马雅可夫斯基对人体美的赞颂更为人所熟知:“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件衣衫,能比健康的皮肤和发达的肌肉更美丽。”
  人体美的尺度,因性别而异。
  首先是身高。现代科学认为,高加索人的身高是最理想的,男子为1.7米,这种身高最有利于体内各器官的协调。但从审美角度看,这一高度就显得不够了,在当代中国人看来,男子在1.75—1.78米之间,女子在1.63—1.66米之间属于适中尺寸。
  其次是体型。美国教育心理学家谢尔顿将人体归纳为三种类型:
  ①内形态型,体格呈柔和的圆形;②中形态型,有较好的骨骼,肌肉和结缔组织;③外形态型,体格瘦长纤细。其实,用平易的话说,这三种体型分别是偏胖的、适中的、偏瘦的。
  关于人体的比例关系,艺术家、美学家们作过大量的论述,也提供了许多数据。比如:身长应为头长的7.5倍,平伸两臂时的宽度等于身高,从发际到下颌为身高的1/10,肩宽为身高的1/4,颈周长为手腕周长的2倍,腰围为颈周长的2倍,拳周长等于脚长等等。他们还从人体中发现了黄金分割比例关系:肚脐为全身的黄金点;以肚脐为界,上半身的黄金点在咽喉,下半身的黄金点在膝盖。
  男女之间又有差别。假定男性身高为1.7米,则有关数据应为:体重78公斤,胸围95—98厘米,腰围75—78厘米,臀围93—95厘米,大腿围55—58厘米,小腿围30—38厘米。假定女性身高为1.6米,则数据为:体重为50公斤,胸围84—86厘米,腰围60—62厘米,臀围86—88厘米,大腿围45—47厘米,小腿围28—30厘米。
  再次是肌肤。男子肌肉普遍比较发达,约占全身体重的42%,因而身体棱角鲜明;女子肌肉只占体重的30%。女子脂肪比较丰富,约占体重的28%,因而身体柔和的曲线:男子的脂肪只占体重的18%。皮肤方面,男子毛孔发达,皮肤显得粗糙一些,颜色也较深;女子毛孔小,皮肤细腻,颜色也较白皙。
  最后是容貌。容貌美最难作出类型规定。大致说来,男性脸型方正,眉毛较浓、直鼻、有胡须,面部棱角较明显,是为美;女性脸庞端正秀气、眉毛较细,面部线条较柔和,目光如水,是为美。这只是最粗略的描述。其实美的面孔千差万别,风格各异,要凭我们的直觉去判断。需要提及的是,容貌美在性美中的位置十分突出,因为脸庞是人际交往中最易被注视的部位。
  3、服饰美
  从某种意义上讲,服饰美比人体美显得更重要些,因为古希腊那种裸体风尚一去不复返了,人们总是被“包装”着,甚至我们欣赏一个人的形体,也是在服装映衬下的人体。
  从总体风格看,男子服饰倾向于素淡、稳实、洒脱、壮美,女子服饰倾向于艳丽、轻柔、繁复、优美。
  但有趣的现象是,男性无法靠近女装风格,倘若男子服装偏于艳丽轻柔,就会被斥为粉脂气,显得不伦不类;而女子却可以选穿素淡稳实的服装。女装男性化的文化现象很能说明这个道理:西服、领带、高筒靴、礼帽、卡克衫、牛仔裤等原来纯属男性的服装款式,如今都穿在女士们身上了;上宽下窄的丫型服装模式,曾是显示男性伟岸风度的造型,现在女士们也取用了;从侧面开衩的女裤悄悄隐退,从前面开衩的女裤却大大普及了。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呢?是否意味着性角色的淡化或美的性别混淆呢?妇女参加社会性劳动,往日的曳地长裙、盈尺高髻显然不适应劳动的需要,于是服饰从繁复走向简化,使男女服装的差异大大缩小了。反映在审美意识方面,旧日那种弱不禁风的纤柔仪表、娇嫩羞涩的闺秀情态已不再受到她们的重视,代之而起的是自由开朗、热情进取的气度和风采,这样,那些曾经给男子带来这种气度风采的服装造型,便成为她们自觉或不自觉的借鉴目标,从而形成了女装男性化的现象。但这一现象并不意味着性角色的淡化或美的性别混淆,所谓女装男性化,并不是生硬、机械地搬用男装,而是对男装进行精心改造,由男装原型的英武、刚健、雄伟的气度转化为利落、俊俏、灵巧的情调。因此,女装吸收男装的某些长处,只是一种借鉴,并不表明女子服饰在性别风格方面的自我丧失。况且,女装男性化并非是女装的全部现象,各种裙装、踩脚裤等仍是女性的专用品。可见,男女服装从总体上看,是标示出各自的性美特征的。
  4、行为美
  行为是一个含义很宽泛的概念,它包括人类一切实践活动,如创造物质财富的生产行为、创造精神财富的科学与艺术行为、推动历史前进的革命行为、维护公共利益的道德行为、沟通人际关系的交换行为、提高身心健康的锻炼行为、调节衣食住行的生活行为等,这些行为大都与性无关,性美主要集中在微观行为方面,即日常生活动作。
  一般说来,男性动作在力度和速度方面都超过女性,这从运动会上举重、投掷和赛跑等项目的成绩差异中很容易看出。在灵巧性上,男女各有所长,学者观察结果表明,在投掷方面男性比女性灵巧,但在轻微活动方面(如操作计算机等)女性更占优势;在全身协调动作上,女性也显示出一定的长处,女子比男子普遍善舞就是证明。从造型方面看,男性多呈直线或折线,而女性则多呈曲线,比如男性两腿稍分、笔直而立的姿势较多,女性以一只腿为主力腿、腰胯反向扭动的姿势较多。总之,男性的动作姿态偏于刚、速、直,女性偏于柔、缓、曲。
  男女行为还有一个区别值得注意:男性动作姿态多属主动型和开放型,女性则多带防卫性和收敛性。比如,双臂平举后伸,胸脯挺起的动作、双腿大幅张开的站或坐的姿势,在男性中是常见的,而女性极少出现这类动作和姿势。再如双臂交叉放在胸前,对男性来说是自信姿态,而对女性来说,则被认为是遗传性的防卫动作,西方学者甚至认为,在社交场合中取这种姿势,是表示自己已经有了意中人,不希望其他男性打扰她。还有些动作是女性特有的,比如坐时双膝并拢而双臂夹在双腿中间,观察家认为这是对性器官下意识的防卫姿势,如此等等。
  从两性之间的行为(抚摩、拥抱、接吻、性交)看,男性表现得主动,女性则大多是被动的。男性的性敏感区较少,除性器官外,还有嘴、手等部位,而女性,除上述器官以外,还有大腿内侧、胸脯、臀部、面颊、耳朵、脖子等,因此男女进行性接触时,主要是男性抚摩女性。拥抱的情况也是如此。接吻则需要男女双方的配合协调,因为这种行为的亲昵程度高于前两种。性交是最高程度的性接触,双方从生理到心理都处于极度兴奋的状态。性行为虽然是一种快感活动,但当双方建立在真正爱情的基础上,则性行为则具有印证和加深爱情的意义,因此也具有审美的素质。
  二、性美的范畴
  性美的范畴的划分,与美的范畴大致上是相同的,主要有崇高、优美、滑稽。
  1、崇高
  社会的崇高的集中表现是悲剧,性的崇高也是如此。性的悲剧主要体现在两性关系中的爱情方面。这就是所谓悲剧之美。
  2、优美
  优美又可分为壮美和秀美。
  壮美与秀美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只有量的(如数量的、力量的)差异.在量上偏于巨大的属于壮美,偏于微小的属于秀美。
  壮美与秀美主要体现在性主体方面。
  一般说来,男性偏向于壮美。男性在社会中承担主要责任,有较强的开拓意识和自立能力;在家庭中,男性处于主导地位,给妻子儿女带来一种安全感,其劳动报酬也往往是家庭主要的经济来源;在性格方面,男性大都比较坚强、刚毅、果断、有主见;在体力上,则大都健壮有力等等。
  女性偏于秀美。在社会中,女性至今仍然担任着比较次要的职务和工作,大都是循规守矩型的,开拓意识不如男性;在家庭中,女性处于从属地位,往往只是丈夫的“贤内助”,对丈夫常怀有某种依赖感;在性格方面,女性大都比较柔和、温顺、善解人意、会体贴人;在体力上,女性普遍不如男性等等。
  当然,这种区分并不具有严格的意义。
  3、滑稽
  在性美领域中,滑稽大多出现在两性关系上。
  由于爱情中感情往往占有主导地位,而理智有时不自觉地“失控”,因此当事人就常出现某种“癫相”和“傻气”,显得十分可笑;有时由于误会,当事人也会做出令人捧腹的事。
  幽默是滑稽的一种独特的形式。爱情中,幽默几乎是不可缺少的催化剂,它使爱情更具有活跃、欢乐和轻松的意味,因而也丰富了爱情的内容,并能深化双方的感情。
  三、性美标准
  1、阶级标准
  关于性美的阶级性,俄国美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曾有过精辟的论述:“丰衣足食而又辛勤劳动,因此农家少女体格强壮,长得很结实,——这也是乡下美人的必要条件。‘弱不禁风’的上流社会美人在乡下看来断然是“不漂亮的”,甚至给他不愉快的印象,因为他一向认为‘消瘦’不是疾病就是‘苦命’的结果。在劳动人们心目中,健壮的少女是美的,因为这样的体型是与劳动相适应的。“上流社会的美人就完全不同了:她的历代祖先都是不靠双手劳动而生活过来的;由于无所事事的生活,血液很少流到四肢去;手足的筋肉一代弱似一代,骨骼也愈来愈小……病态、柔弱、萎顿、慵倦,在他们心目中也有美的价值,只要那是奢侈的无所事事的生活的结果。”上流社会之所以崇尚妇女的纤弱美,乃是阶级偏见所致,是鄙视劳动的结果,因此,“假如上流社会的妇女大手大脚,这不是她长得不好就是她并非出自名门望族的标志。”再以性爱为例。劳动人民对它的追求是热烈、挚着、真诚的,并且大都具有忠贞的品格。相反,统治阶级在物质生活方面是奢侈挥霍的,在性爱方面也大都是荒淫无度的,忠贞专一的品格基本上是不存在的,贪婪的占有欲却是普遍的。
  可见,性美的标准是因阶级不同而相异的,不同的社会地位和生活方式形成了不同的思想意识,也形成了各自的审美标准,当然也包括性美的标准。
  2、时代标准
  历史上每一时代都有特定的政治面貌、经济状况、社会风尚等等,这些因素也必然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审美趣味。
  以女性形体美而论,在先秦时代,以硕大健壮为美,《诗经》中写到美人时屡屡侧重于这方面的的描绘,如:“硕人其颀”(《卫风.硕人》)“有一美人,硕大且卷”(《陈风.泽陂》)“猗嗟昌兮,颀而长兮”(《齐风.猗嗟》)硕,大也;颀,修长也;昌,壮盛也。这些诗句都颂赞女性的强壮之美。到魏晋时代,瘦骨清相就成了人体美的标准,这可以从该时代留下的雕塑作品中得到印证。而唐代,由于经济发达,生活安定,丰满微胖则成为女性美的模式。今天,人们则把苗条修长、胸臀丰满、腰肢纤细、眉清目秀等素质当作女性美的条件。
  再以女性精神美为例。在封建时代,三从四德是妇女的行为规范,符合这一规范,就是美的。“三从”出自《礼记.丧服.子夏传》,指“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出自《周礼.天官.九嫔》,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妇德就是守节操,“从一而终”,“一女不嫁二夫”,封建时代为女性立的牌坊可以说都是颂其贞节的。妇女一旦失贞,那就非死不足以谢天下了,死后仍不失为“烈女”而传为美谈;倘若失贞后居然还活着,就沦为不齿人类的妖孽了。妇言是要求妇女语言美,讲话讲究分寸、得体,不讲粗话。妇容是女性的容貌美,“女为悦己者容”,要以端庄娴雅的容貌取悦于丈夫。妇功是指劳动,如纺纱、织布、缝纫、刺绣等,妇女也只能在这个范围内显示自己的聪明才智。当代社会“三从四德”的女性美的标准早已被人们唾弃了,妇女有恋爱自由和婚姻自由,有再婚的权利,能够象男人一样参加各种社会工作,能够具有自己的理想和独立的人格,这才是当代女性的心灵美所在。
上一篇:性卫生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