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习 > 中医书籍 > 文献研究 > 正文

《桐君采药录》考察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2-05-25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钟乳(即石钟乳”)、石胆、青符、白符、黑符(此三药均“五色石脂”之一,见“黑石脂”条下,以上各药佚文均见《证类》卷三,《嘉祐》注文引《吴氏》转引“桐君”),阳起石(佚文见《证类》卷四),白礜石(即礜石,佚文见《证类》卷五),麦门冬、署预(即薯蓣,或山药)、细辛、卷柏(以上各药佚文均见《证类》卷六),当归、芍药、知母、狗脊(以上各药佚文均见《证类》卷八),泽兰(佚文见《证类》卷九),乌头、乌喙、虎掌(以上各药佚文均见《证类》卷十),雷丸(佚文见《证类》卷十四)。

    综括以上现存各种有关古籍中所引录的《桐君采药录》佚文的范围与数量来看,显然仅属原书全部内容的极少一部分。但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此书对于推动古代早期医药学的发展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5、《医谈抄》及《医家千字文》引《桐君录》:此二书分别系日本惟宗具俊(约1284年)及惟宗时俊(1293年)所撰写,引用《桐君录》佚文的内容大同,其内容系记录神农氏鞭药故事。

    与其他早期本草学古籍之比较

    早在后汉时期以前,有关本草学的著作除了《神农本草经》和《桐君采药录》二书外,据《吴普本草》佚文所引可以考知者尚有数家本草学专书,其中包括:《黄帝(本草)》(按,此书原名全称不详,今暂附以“本草”二字,下同)、《岐伯(本草)》、《雷公(药对)》、《扁鹊(本草)》、《医和(本草)》和《李当之(本草)》6种。惟在这些古本草学的佚文中只能看到个别药物性味和有毒、无毒的文字,如果将这部分内容与《桐君》佚文加以对照,除了记述相同者,颇有些差异之处。这种在古代早期的多种本草著作中的论述互有差异的情况,也可以在唐代初期成书的《新修本草》一书孔志约序文中明确地看出。孔序的原文是:“梁·陶弘景雅好摄生,研精药术,以为《本草经》者,神农之所作,不刊之书也。惜其年代浸远,简编残蠹与《桐(君)、《雷(公)》众记,颇或蹖驳。”(“蹖驳”一辞,义为杂乱,不一致)不难看出,唐代时期所能见到的《神农本草经》与《桐君采药录》、《雷公(药对)》等古代早期药学著作相互间已经具有不少明显差异。现将《桐君采药录》与其他古代早期本草学著作的差异之处据《证类本草》中的现存佚文,分别对照比较如下。

    与《神农(本草)》比较:

    莽草——《桐君》:苦,有毒。《神农》:辛。

    狼牙——《桐君》:咸。《神农》:苦。

    落(络)石——《桐君》:甘,无毒。《神农》:苦。

    虎掌——《桐君》:辛,有毒。《神农》:无毒。

    与《黄帝(本草)》比较:

    牡丹——《桐君》:苦,无毒。《黄帝》:苦,有毒。

    巴豆——《桐君》:辛,有毒。《黄帝》:甘,有毒。

    狼牙——《桐君》:咸。《黄帝》:苦。

    贯众——《桐君》:苦,(一经):甘,有毒。《黄帝》:咸、酸(按:“一经”系指《桐君》之别本)。

    与《岐伯(本草)》比较:

    丹参——《桐君》:苦。《岐伯》:咸

    玄参——《桐君》:苦。《岐伯》:咸。

    芍药——《桐君》:甘。《岐伯》:咸。

    牡丹——《桐君》:苦。《岐伯》:辛。

    与《扁鹊(本草)》比较:

    班猫(斑蝥)——《桐君》:有毒。《扁鹊》:有大毒。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