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习 > 中医书籍 > 文献研究 > 正文

论古代文献中的“蛊”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2-05-03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由上可见,“蛊”作为病名强调其特异性的致病原因,而作为证候名则侧重于概括某些症状表现,二者的认识角度不同,意义是相分离的。

    五、讨论

    通过文献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作为与疾病相关的“蛊”,人们对它的认识由来已久。从文字结构来看,“蛊”与虫密切相关,最早是一种人们假想的似虫又非虫的致病因素,甲骨卜辞中的“蛊”即体现了这一意义。而这一致病因素又多与鬼神纠缠在一起,带有一种变幻莫测的色彩,所以人们常常把一些原因不明的疾病归究为“蛊”所致,“蛊”因此而被视作一种泛义的致病邪毒。

    “蛊”这种邪毒究意从何而来?人们不能不去思索和解答这个问题,于是有了种种不同的答案。东汉许慎所著的《说文解字》对“蛊”就作了多种解释:“蛊,腹中虫也。《春秋传》曰:皿虫为蛊,晦淫之所生也。枭磔死之鬼亦为蛊。”而后又有了畜养毒虫以害人的说法,此说最具影响力,依从者颇多,从而确定了“蛊毒”作为“蛊”的最基本意义。畜养蛊毒以害人的做法,不但古代文献中有记载,民间也多有传说,究竟是确有其实,还是以讹传讹,至今尚无资料可以证实。然而,即使存在着这种做法,也不可能具有普遍性,所以,古代文献中论及的蛊毒病因,很大程度上属于一种主观猜测。人们有时可以忽略这种特异性的病因,而根据症状表现进行辨证,于是出现了“蛊”之病名与证候名的分离,这也体现了古人认知疾病的方式。

    “蛊”作为中医病名,其主要意义在于概括了一系列复杂而严重的症状表现,诸如身痛、腹痛、腹部肿胀、呕吐或下利脓血、甚至神志异常等。现代医学的恙虫病、急慢性血吸虫病、重症肝炎、肝硬化、重症菌痢、阿米巴痢疾等疾病的进程中,都可能见到这类症状,则可按蛊疾论治。但我们不能直接把“蛊”与现代医学的某一种疾病划上等号,因为二者的认识角度是完全不同的。

    以“蛊毒”作为病因,并不意味着古人已发现了某种致病的微生物或寄生虫,它只不过是对病因的一

    种推测和概括而已,我们无需把它等同于现代人对病因的认识。有人把甲骨卜辞中的“蛊”与《左传》中晋平公所患的“蛊”,都看作是古人对血吸虫病的认识和记载,就不免牵强附会了。

    主要参考文献

    [1]胡厚宣.殷人疾病考.见:甲骨学商史论丛初集(下册)[M].台北:台湾大通书局,民国61年:437.

    [2]温少峰,袁庭栋.殷墟卜辞研究·科学技术篇.成都:四川省社科院出版社,1983:325.

    [3]李良松,郭洪涛.中国传统文化与医学[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89:48.

    [4]詹鄞鑫.卜辞殷代医药卫生考[J].中华医史杂志,1986,16(1):15~23.

    [5]周一谋等主编.马王堆医书考注[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219~221.

    [6]王大观主编.本草经义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59,67,258.

    [7]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见: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79:888.

    [8]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5:184.

    [9]袁珂译注.山海经全译[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2,144,170.

    [10]周·左丘明著,唐·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正义.见: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79:1906.

    [11]明·张介宾.类经.见:张景岳医学全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268.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