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习 > 中医书籍 > 文献研究 > 正文

宋本《伤寒论·子目》及其源流初考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2-05-27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第二、条条有方——仅就六经篇来说,高继冲本《伤寒论》以外的其他传本,都是既有有论有方的条文,又有有论无方的条文。而高本六经篇的每一条条文均有方以应。换言之,仅有有方之法而无无方之证。此处可以顺便提及的是19世纪中叶在日本发现的所谓康治本《伤寒论》[8],它有65条条文,其中57条有方。有趣的是,其中无方8则竟与后世所谓“提纲证”诸条不谋而合。

    第三、行文简洁——笔墨单省是高继冲本《伤寒论》的另一特点。如221条高本作“阳明病,脉浮,咽干口苦腹满,汗出而喘,不恶寒反恶热,心躁,谵语不得眠。胃虚,客热舌燥,宜栀子汤。”[9]仅38字,才及宋本之半。

    高继冲本《伤寒论》(此处确切一点说是淳化本《伤寒论》)和宋本《伤寒论》毕竟相隔将近百年,我们不能否认二者的成书有着不同的时代背景。但只要将高继冲本《伤寒论·六经篇》和宋本《伤寒论·子目》两相对比,我们就不难发现:虽然二者在具体行文上的确存在着较大的差别,但它们的主旨精神和操作方法却并无二致。它们都有意无意地强调了有方之法的重要性,并且不约而同地选用了节略原文的操作方法。如果硬要找出一些不同的话,只能说子目更加细致入微,新设置的序号和小注不但方便了读者的学习和检索,而且有利于文献的条理和保存。笔者在讨论《普济残卷高本伤寒论》时曾经指出:“高继冲本《伤寒论》……六经篇行文简洁、条条有方的形式特点,又使之客观上具备了统计《伤寒论》有方之法的功能,堪称《伤寒论》子目之初形”[10]。换言之,宋本《伤寒论·子目》的源头就是高继冲本《伤寒论·六经篇》。

    后世较为完整保留子目的著作并不多见,只是在成无己的《注解伤寒论》中变换形式(用双重方框将数字围起来)保留了正文中有论有方诸条下的序号。但成氏不细究其为有方之法而直呼为证,例如:第162条“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若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子甘草石膏汤。”(后有“二十四”双重方框标志)的注文曰:“前第三卷,廿六证云,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为与此证治法同。”[11]所谓“第三卷,廿六证”乃指第63条,条文之末有“二十六”双重方框方例标志者。需要说明的是,即便是这一点点子目曾经存在的信息,在现今重新校排的诸多《注解伤寒论》版本中也多有草率删略,致使读者困惑不解。

    参考文献

    [1]元·王履.医经溯洄集(医统正脉本).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6:70.

    [2]刘渡舟主编.伤寒论校注.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158.

    [3]刘渡舟主编.伤寒论校注.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143.

    [4]刘渡舟主编.伤寒论校注.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293.

    [5]刘渡舟主编.伤寒论校注.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308.

    [6]唐·孙思邈.千金要方.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5:187.

    [7]马继兴.中医文献学.第1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123.

    [8]汉·张仲景原著.日·户上玄斐重校.康治本伤寒论.第1版.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82.

    [9]宋·王怀隐.太平圣惠方.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8:219.

    [10]赴怀舟,等.《普济残卷高本伤寒论》简介.中医文献杂志,2002,20(1):33.

    [11]宋·成无己.注解伤寒论.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6:67.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