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习 > 医药文化 > 中医文化 > 正文

中医药发展需立法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2-06-12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中医是科学,但需要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钟南山 不认同取消中医,因为太多的江湖医生是以中医的形式出现,才诋毁了中医的信誉。中国医学要在社会上稳固自己应有的地位,还需要切实加强自身的发展。中医要加快现代化的发展,无论从理论还是药物,都要向前发展,不要向后发展,要用现代方法来发掘中医药的宝库。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会长张大宁 中医药属于应用科学的范畴,带有传统文化的色彩,它是建立在长期经验和文化积累上形成的一种特殊体系,中医药能够绵延数千年,靠的是实实在在的疗效。中医药要想站得住脚,不能只是靠民族特色,而是要靠疗效方面的优势。 

  全国政协委员、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献研究所所长王旭东 “有人说中医是‘伪科学’,我坚决反对。‘伪科学’是用科学的名义兜售不科学的内核,而中医恰恰是有科学的内核,却没有用科学的表述方式。”中医药的临床有效性是被数千年来的实践所证明的,它着眼于整体、注重调节人体内部环境的治疗理念也有其卓越之处;但是,随着时代发展,人们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都与数千年前大不相同了,已经理解不了古人对中医理论的阐释,而中医在这方面进步不大,至今没有一个科学的、易于现代人接受的表达方式。 

  中医药发展需要立法 

  全国人大代表、民盟中央委员霍金花 “现行与中医药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中医药的特殊性重视不够,未能形成适应中医药特点的管理制度”,须通过加快中医立法进程来促进中医的发展。在制定《中医药法》时,要充分考虑并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解决对中医药科学性的认识问题,消除中医药发展方面的人为干扰。二是解决中医药在我国卫生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三是解决体现中医药“简、便、廉、验”特点的保障和补偿机制问题。四是解决如何全面落实中西医并重原则的问题,也就是完善投入机制、使中医医疗机构能与西医医院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平等竞争的问题。五是解决如何找准切入点、使中医药融入大卫生发展之中,更好地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问题。六是解决中医药人员匮乏问题。 

  中医在全民医疗保健中作用重大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可冀、中国工程院院士李连达、张伯礼、石学敏、程莘农等 “仅凭中医或西医一支力量不可能担负起13亿人口的医疗保健任务。”中国近半数人口接受中医服务,并纳入基本医疗保险,中国已经形成完善的中医药医疗网,在农村也形成县、乡、村三级医疗服务网。40%的乡村卫生院、70%的乡镇医院、89%的城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00%的城市大医院都可以提供中医药服务,中医药在中国卫生事业中的地位不可替代。应促进中西医优势互补,共同为全国人民的医疗保健和世界医学的发展做出贡献。 

  发展基层中医院,培养中医人才 

  全国政协委员、中医药专家司富春 “这些年‘中西医并重’的方针政策并没有得到很好地贯彻落实,中医药发展投入长期不足,中医阵地严重萎缩。”目前我国中医从业人数不足50万人,其中真正能够用中医思路看病的不过3万人,且几乎都是50岁以上的老医师。一些中医院挂名中医,却行中西医结合或西医之实,已经沦为“二流的西医院”。  

  全国人大代表雷菊芳 目前我国中医药专科(专病)建设顺利进行,民族医药和中西医结合工作得到强化,中医药教育和科研工作不断加强。但是,基层中医医院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远远不能满足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建议国家在“十一五”期间,将县级中医医院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发展规划,与乡镇卫生院、部分县医院及妇幼保健院同步规划,同步建设。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