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中医中药 > 中药知识 > 中药基础 > 正文

温里药和方剂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2-06-12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2.能温经通脉,散寒止痛,适用于虚寒性心腹疼痛。单用有效,或配其它温中散寒止痛药同用。

  用量:3-9克。

  注意事项:阴虚阳亢及孕妇忌用。

  参考资料:

  1.含桂皮油、能刺激胃肠分泌,促进消化机能,缓解痉挛、抑制异常发酵,故有止痛作用。

  2.有中枢性及末稍性扩张血管的作用,能增强血循环,因而有通血脉的作用。

  3.体外试验对致真菌有抑制作用。

  说明:肉桂与附子,均能回阳补火,温里散寒。但肉桂略入血分,对于经寒血滞的经闭,能活血通络;附子偏入气分,对于肢冷脉微的 阳欲绝,功胜肉桂,故回阳固脱急用附子而不用肉桂。惟气血虚寒、四肢不温,腰膝冷痛等证,二药常配合应用。

  (三)干姜《本经》

  为生姜的干燥品,切片用或炮焦或炒炭用。

  别名;均姜、生姜、干姜。

  处方用名:干姜、炮姜、黑姜、北姜。

  药用部分:根茎。

  性味:辛、热。

  归经:入心、肺、脾、胃、肾经。

  功能:温中回阳、温肺化痰,温经止血。

  主治与应用:

  1.回阳救逆:与附子相须为用,以活阳气衰微,阴寒内盛,四肢厥冷,脉微欲绝之亡阳虚脱征,如四逆汤。

  2.善于温中祛寒,常用于脾胃虚寒、四肢不温、呕吐泄泻,脘腹冷痛等证,配党参、白术等同用,如理中汤。

  3.能温肺散寒,燥湿化痰,故常用于肺寒咳嗽,痰多稀薄之证,每以细辛,五味子配用,如苓甘五味姜辛汤。

  4.干姜炮焦名炮姜,苦温而涩,辛散之力减弱,能入血分,适用于虚寒性吐血、便血、血崩等证,常配其它温经及收涩止血药物同用。

  用量:3-9克。

  注意事项:阴虚有热及孕妇忌用。

  说明:生姜性温长于发散表寒,兼能温中止呕;干姜辛热,长于温中祛寒而发散之力较弱;炮姜性温而味苦,已无发散作用。但亦能温中,且可止血。干姜与附子均有温里散寒回阳作用,附子长于温肾阳、干姜主要温脾阳,二药可配伍应用。

  (四)吴茱萸《本经》

  为芸香料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植物吴茱萸将成熟果实。

  别名:吴萸、川姜。

  处方用名:吴茱萸、吴萸、淡吴萸。

  药用部分:果实。

  性味:辛、苦、热、有小毒。

  归经:入肝、脾、胃、肾经。

功能:温中止痛,降逆止呕。

  主治与应用:

  1.本品有明显的温中止痛作用,适用于里寒所致的胃痛、胁痛、腹痛及疝痛等证。如治脘腹冷痛,可配温中散寒的干姜。治胁肋胀痛、寒疝疼痛,可配理气止痛的乌药、小茴、川楝子。治妇女少腹冷痛,经行后期,常配伍当归、川芎、桂枝等。

  2.能疏肝暖脾,温中止呕,适用于胃寒或肝胃不和的呕吐,或兼有胃痛、胁痛之证,多与人参、生姜、大枣同用,如吴茱芋汤。如属肝胃郁火而致的呕吐,可与黄连同用,如左金丸。

  参考资料:

  1.有收缩子宫的作用。

  2.体外实验:对绿脓杆菌、葡萄球菌、皮肤真菌等有抗菌作用。

  3.对蛔虫及水蛭有显著杀虫的效力。

  (五)高良姜《别录》

  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高良姜的根茎。

  别名:良姜。

  处方用名:高良姜、良姜。

  药用部分:根茎。

  性味:辛、热。

  归经:入脾、胃经。

  主治与应用:

  有良好的散寒和止痛、止呕作用,适用于脘腹冷痛、呕吐等胃寒证,单用有效,如《千金方》以本品微炒。米饮送服,治心脾气痛。如治胃寒疼痛,与香附配伍,如良附丸。治脘腹冷痛、胀满,可配肉桂、厚朴等同用。治胃寒气逆、呕吐清水之证,可与生姜、半夏煎服。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