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中医临床 > 中西医结合 > 正文

对开展中西医结合循环研究的思考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2-05-09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2.从血与津液相关研究活血化瘀

    当前对血瘀证和活血化瘀的研究已广泛开展,但对津液的研究则显得相对不足。我们应该认识到,血、津、液均为人体内的液性物质,它们之间相互影响、转化,联系密切,都是在气的气化和推动作用下循环、布散,发挥其生理功能。因此,我们应扩大研究视野和研究深度,从促进中西医结合的视角,吸收现代医学的研究成果,开展中西医结合的循环研究,这不仅有利于两种医学体系的对话和交流,最终促进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而且对中医学气血津液学说的发展也有促进作用。

    从临床实际来看,活血化瘀的治疗法则虽为临床广泛应用,但并不是孤立的应用,而是与其它治法联合,才能取得满意的疗效。以冠心病为例,气虚血瘀和痰瘀交阻是临床冠心病辨证常见的证型,中医辨证治疗的法则多采用益气活血化瘀法和健脾祛痰活血化瘀法,而不是单纯的应用活血化瘀药物。气虚血瘀和痰瘀交阻进一步发展,在心功能不全阶段,多出现浮肿、心悸等水饮凌心的病机,在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多表现为心之阳气的虚弱和衰竭。在这个病理演变过程中,不仅有气的推动作用减弱导致的血瘀,而且出现了痰、饮、水、湿等多种循环功能异常导致的病理产物,最终表现为心的阳气虚衰导致的循环机能的衰竭。

    四、中西医结合循环研究的框架

    基于上述认识,我们提出开展“中西医结合循环”研究的初步设想。

    中西医结合循环研究的大框架应包括大循环和微循环,涉及人体各器官、组织和临床各科。中西医结合循环研究的物质基础是气、血、津液(与淋巴、组织液类似),循环的途径和通路是经络、三焦,循行方式是升降出入,环行不休。

    循环障碍的病理机制和病理产物:气停滞不行则为气滞,血停滞不行则为血瘀,津液停滞不行则为痰饮水湿。瘀血、痰、饮、水、湿等病理产物,相当于西医的血流动力学、血液流变学、血液成分等的异常以及淋巴、组织循环机能异常所产生的病理产物。瘀血与痰饮水湿同为病理产物,又同为致病因素。气化功能的主司是三焦,津液的生成、输布、排泄均有赖三焦的气化功能,治疗水液循环代谢紊乱的疾病,多从三焦气化着手。痰饮是人体津液停积所致,是脏腑病理变化的产物,其稠浊者为痰,清稀者为饮。中医有“百病多由痰作祟”之说,痰饮导致的气血病变,主要表现为使人体各部位的气机阻塞,气滞又可产生血瘀。血不利则为水,水湿内停、阻碍血行而成瘀,或瘀血阻滞,津液外渗而成湿。湿瘀互为因果,终致湿瘀互阻。

    中西医结合循环研究的诊断标准:不仅要完善现有的血瘀证诊断标准,还应逐步建立气、津液的循环障碍的诊断标准以及相应脏器的微循环障碍的诊断标准;不仅要注重整体辨证,而且要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对不同脏器的循环和微循环状况作出诊断和评价,以更好的指导临床。

    治疗原则:不仅只着眼于对血瘀证的活血化瘀治疗,还应注重气、津液等在循环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针对具体病机,临床应辨病与辨证相结合,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如活血利湿法、活血利水法、活血祛痰法、健脾化痰法、温里化饮法等。

    五、结语

    血瘀证的中西医结合研究是最受国内外关注的医学研究领域之一。已有的研究成果表明,中西医在循环方面具有较多的相通之处,将成为中西医结合研究的一个突破口。在循环学的层面沟通中西两种医学理论体系,能有效的指导临床和科研,有利于促进我们学科的不断发展和创新,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任务。

本文由【中医诊疗网】整理:www.zlnow.com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