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 |
从制作者角度考虑,用藏匿编辑功能的方法保护自己,虽然动机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思路未免过时了。首先,制作者所用的加密技术恐怕不会是太高的,如果真的是其他电子出版者想盗用,找一两个高手来解密,我想不会是太难的事;其次,即使是一般读者,没有能力去解密,但如果他需要用一部分盘资料做成文档,那么利用打印出的文档,再用扫描仪回制成电子文档,也非难事。再者,在全国的读者中,真有编书机会的能有几人?为了有限的几个可能侵权(其实利用电子文库复制、编辑书籍,可以比同利用传统书籍复制、编辑书籍,也未必就是侵权)的人,却向全体读者设置障碍,恐怕不太妥当。相反,如果是全开放读物,不过是有一部分人可能在写论文时会摘引一些片断而已,作为制作者,为读者提供这一点儿便利又有什么损失可言?实际上可能反而会因为系统的开放而激发起一部分人的购实欲。如果这样来考虑问题,设计的是开放式的电子读物,制作者的经济利益不但不会减少,反而有望大幅度增加。
此外,还有一些介于上述两种思路之间的制作思路,即既不全面开放,也不全面封闭,而是部分提供比纯阅读多一些的功能。如大型古籍电子读物《国学宝典》,就为读者提供了这样的功能。当读者要求检索某一词语时,系统会自动提供载有该词语的全部段落,形成电了卡片,读者可根据需要选取这些卡片用于复制、编辑,这就为一般用户和专业研究者提供了很大的方便。这样的做法中医学电子读物也是可以借鉴的。
综合以上意见,光盘文献的发展宜用开放的、方便应用的系统,在文本的质量方面还要有进一步提高,这样,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好的电子读物。
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210029) 沈澍农
本文由【中医诊疗网】整理:www.zlno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