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中医中药 > 中药大全 > 正文

大戟


中医诊疗网  2013-12-09  中医诊疗网

    (《本经》)

大戟为大戟科植物大戟或茜草科植物红芽大戟的干燥根,均系野生,前者又称京大戟,主产于东北、华东地区,以及河北、河南、湖南、湖北、四川、广东、广西等地;后者又称红大戟,主产于广西、广东、云南、贵州等地。原植物生于山坡、路旁、荒地、草丛、林缘及疏林下。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耐旱、喜潮湿,以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或粘质壤土最宜生长。味苦、辛,性寒。有毒。归脾、肾、大肠经。功效泻下逐水、消肿散结。临床用名有大戟、醋大戟。

【本草汇言】

神农本草经》:味苦,寒。主治蛊毒,十二水,腹满急痛,积聚,中风,皮肤疼痛,吐逆。

名医别录》:味甘,大寒,有小毒。主治颈腋痈肿,头痛,发汗,利大小肠。

《药性论》:使,反芫花海藻。毒用昌蒲解之。味苦,辛,有大毒。破新陈,下恶血癖块,腹内雷鸣,通月水,善治瘀血,能随胎孕。

《日华子本草》:小豆为之使,恶薯预。泻毒药。泻天行黄病,温疟,破症结。

《开宝本草》:味苦,甘,大寒,有小毒。颈腋痈肿,头痛,发汗,利大小肠。

本草图经》:治隐疹风,及风毒脚肿,并煮水,日日热淋,取愈。

汤液本草》:气大寒,味苦甘,阴中微阳,有小毒。

《本草》云:治蛊毒,十二水,腹满急痛,积聚中风,皮肤疼痛,吐逆,颈腋痈肿,头痛,发汗,利大小肠。此泽漆根也。

《液》云:与甘遂同为泄水之药,湿胜者苦燥除之。反甘草。与芫花、黄药子等分,水糊为丸,桐子大,每服十丸,伤风、伤寒,葱白汤下;伤食,陈皮汤下。或十五丸,微加至止亦可。芫花别有条,海藏十枣汤同用。

《珍》云:泻肺,损真气。

本草衍义补遗》:甘寒有毒。主下十二水,腹满急痛,积聚、利大小肠,通月水,治瘀血,能堕胎孕。其叶名泽漆,味甘无毒,主治颇同。

《本草发挥》:成聊摄云:苦以泄之。甘遂、大戟之苦以泄水。水者,肾所生也。

洁古云:大戟,味苦、甘、寒,阴中微阳也。泻肺气,却能损真气。

本草纲目》:痰涎之为物,随气升降,无处不到。入于心则迷窍而成癫痫,妄言妄见。入于肺,则塞窍而成咳唾稠粘,喘急背冷。入于肝,则留伏蓄聚而成胁痛干呕,寒热往来。入于经络,则麻痹疼痛。入于筋骨,则颈项、胸背、腰胁、手足牵引隐痛。陈无铎《三因方》并以控涎丹主之,殊有奇效,此乃治痰之本。痰之本,水也,湿也。得气与火,则凝滞而为痰为饮,为涎为涕为癖。大戟能泄脏腑水湿,甘遂能行经隧之水湿,白芥子能散皮里膜外之痰气,惟善用者,能收奇功也。又钱仲阳谓肾为真水,有补无泻,而复云痘疮变黑归肾一证,用百祥膏下之;以泻肾,非泻肾也,泻其腑则脏自不实。愚按:百祥惟用大戟一味,大戟能行水,故曰泻其腑则脏自不实,腑者,膀胱也。窃闻百祥非独泻腑,正实则泻其子也,肾邪实而泻其肝也。大戟味苦涩,浸水色青绿,肝胆药也。故百祥膏又治嗽而能吐青绿水,夫青绿者,少阳风木之色也。仲景亦云:心下痞满,引胁下痛,干呕短气者,十枣汤主之。其中亦有大戟。夫干呕胁痛,非肝胆之病乎?则百祥之泻肝胆也,明矣。肝乃东方,宜泻不宜补。况泻青、泻黄皆泻其子,同一泻也,何独肾只泻腑乎?洁古老人治变黑归肾证,用宣风散代百祥膏,亦为泻子之意。盖毒胜火炽则水益涸,风夹火势则土受亏,故津血内竭,不能化脓,而成青黑干陷之证。泻其风火之毒,所以救肾扶脾也。或云脾虚肾旺,故泻肾扶脾者,非也。肾之真水不可泻,泻其陷伏之邪毒尔。

得枣即不损脾。

《本草经疏》:大戟禀天地阴毒之气以生,故味苦寒而有小毒。甄权、洁古兼辛。《别录》兼甘。应是辛多,非辛则无毒矣。苦寒故善下走则入肾肝,辛则横走无所不到矣。洁古又谓泻肺损真气。其主下蛊毒者,以蛊毒必热,必辛,辛则散,走脏腑,故假其辛寒以搜其辛热,是以毒攻毒也。苦寒下泄,故能逐诸有余之水湿热,及留饮在中下二焦则为腹满急痛,或成积聚。若辛甘寒,故散颈腋痈肿,利大小便,泻毒药,通月水。阴草苦辛有毒,故又堕胎也。天行黄病,非元气实者勿用。经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中风之人其虚必矣。《本经》又谓其主中风,皮肤疼痛,吐逆者,非也!焉有虚病而可施苦寒有毒下泄之药哉?是重虚其虚也。

简误:大戟阴寒,善走而下泄,洁古谓其损真气。故凡水肿不由于受湿停水,而由于脾虚,坚则水清,土虚则水泛滥,实脾则能制水,此必然之数也。今不补脾,而复用疏泄追逐之药,是重虚其虚也。宜详辨而深戒之。惟留饮伏饮,停滞中焦,及元气壮实人患水湿,乃可一暂施耳。

本草蒙筌》:味辛、甘,气大寒。阴中微阳。有小毒。恶薯蓣,使赤豆。反甘草、海藻、芫花,畏菖蒲、芦根、鼠屎。每与甘遂,同利小便。消水肿腹黄急疼,除中风皮肤燥痛。驱蛊毒。破癥坚。通月信堕胎,散颈疬逐瘀。苗名泽漆,味苦兼辛。退邪热皮肤,却浮肿面目。大腹水气立遣,阴气不足堪扶。

《本草乘雅》:双枝为戟,所用为门,我军彼敌,咽喉之地,疆界之域也。出入生死,莫不徭之,其为用大矣。盖蛊毒唯入,十二水唯不出,风中欲入,吐逆欲出,四者之门能无枢要乎。然人身枢要主心,犹三军之命在将,大戟花苗色味,悉属心象,诚急方之宣剂、通剂,上下表里,谁能不徭其门,以为出入者。今人唯知逐水,尚可扩充治痘澄饮,以其咸从水类也。客曰:人身以九窍为门,越人别立七冲为衢,大戟惟堪下泄,何有疆界门户?答曰:九窍者,身形之门户,七冲者,六府之衢路,如五藏十二经,及骨空腠理,亦莫不有疆界衢路门户者。经云:八万四千毛孔,孔孔作大壑流,非寓言也。大戟苦寒,行心之用,于时为夏,设人身有一毛孔于时不大,便非灵活之身。唯其莫不夏大,乃成至大之用。大戟张大夏令,为门为衢,则邪去有路,自外自中而汗而下矣。且心之表气为阳,而苦寒又得太阳寒水之化,故为心之用,宣发太阳之开药也。以太阳经主开,开处为衢为门,可无惑矣。

大以用言,戟者支兵也。周礼掌舍棘门,注云,以戟为门,主持开阖,且御侮也。如治吐逆,此但从开;如治蛊每十二水,以及腹满急痛积聚,与中风皮肤疼痛,此但从阖。阖者持以开,开者持以阖,亦若拔戟以逐之,以灭不格也。

《药性解》:大戟,味苦甘,性大寒,有大毒,入十二经。主水胀蛊毒,癥结腹满急痛,发汗,利大小肠,通月经,堕胎孕。赤小豆为使,恶心药,畏菖蒲,反甘草、芫花、海藻。

按:大戟阴中微阳,逐十二经水,能损真气,量虚实用之。

药鉴》:味苦,大寒,有毒。反甘草。性峻利,善逐水邪痰涎,泻湿热胀满,消急痛,破癥结,下恶血,攻积聚,通二便,杀蛊毒药毒,疗天行瘟疟黄病,及颈腋痈肿。然大能泻肺损真气,非有大实坚者,不宜轻用。若中其毒,惟菖蒲可以解之。

本草备要》:大泻,通脏腑水湿。

苦寒有毒。能泻脏腑水湿。行血发汗,利大小便。治十二水,腹满急痛,积聚癥瘕,颈腋痈肿,风毒脚肿。通经堕胎。误服损真气。时珍曰:痰涎为物,随气升降,无处不到。入心则迷,成癫痫;入肺则塞窍,为咳喘背冷;入肝则胁痛干呕,寒热往来;入经络则麻痹疼痛;入筋骨则牵引隐痛;入皮肉则瘰疬痈肿。陈无择并以控涎丹主之,殊有奇效。此乃治痰之本。痰之本,水也,湿也。得气与火,则结为痰。大戟能泄脏腑水湿,甘遂能行经络水湿,白芥子能散皮里膜外痰气,惟善用者能收奇功也。又曰:钱仲阳谓肾为真水,有补无泻。复云痘证变黑归肾者,用百祥膏下之,非泻肾也。泻其腑,则脏自不实。腑者,膀胱也。百祥为大戟一味,能行膀胱之水故也。窃谓非独泻腑,乃肾邪实而泻肝也。实则泻其子,大戟浸水青绿,肝胆之色也。痘证毒盛火炽,则水益涸,风挟火势,则土受亏,故津液内竭,不能化脓,而成黑陷之证。泻其内火之毒,所以救肾扶脾也。昂按:泻心乃所以补心,泻肾即所以救肾,邪热退,则真阴复矣。《机要》用大戟一两,枣三枚,同煮焙干,去戟,用枣丸服,名枣变百祥丸。得大枣则大损脾。畏菖蒲,反甘草。

本经逢原》:大戟性禀阴毒,峻利首推。苦寒下走肾阴,辛散上泻肺气,兼横行经脉,故《本经》专治蛊毒十二水,腹满急痛等证,皆浊阴填塞所致,然惟暴胀为宜。云中风者,是指风水肤胀而言,否则传写之误耳。夫大戟、甘遂之苦以泄水者,肾所主也。痰涎之为物,随气升降,无处不到。入于心,则迷窍而成癫痫,妄言妄见;入于肺,则塞窍而成咳唾稠粘,喘急背冷;入于肝,则留伏蓄聚而成胁痛干呕,寒热往来;入于经络,则麻痹疼痛;入于筋骨,则颈项胸背腰胁手足,牵引隐痛。《三因方》并以控涎丹主之。大戟能泄脏之水湿,甘遂能行经隧之水湿,白芥子能散皮里膜外之痰气。惟善用者,能收奇功也。痘疮变黑归肾,枣变百祥丸,用大戟制枣,去戟用枣以泻肝邪,非泻肾也。实则泻其子,因肾邪实而泻其肝也。仲景云:心下痞满,引胁下痛,干呕短气者,十枣汤主之。其中亦有大戟。夫干呕胁痛,岂非肝胆之病乎!百祥丸之泻肝,明矣。至玉枢丹,同续随子、山慈菇等解蛊毒药,则又不独肝胆矣。其脾胃肝肾虚寒,阴水泛滥,犯之立毙,不可不审。

本草崇原》:大戟生于西北,茎有白汁,味苦气寒,皮浸水中,其色青绿,乃禀金水木相生之气化。水能生木,则木气运行,故主治蛊毒。治蛊毒者,土得木而达也。金能生水,则水气运行,故主治十二水。十二经脉环绕一身,十二水者,一身水气不行而肿也。腹满急痛,积聚,言蛊毒之病,则腹满急痛,内有积聚,大戟能治之。中风皮肤疼痛,言十二水之病,则身中于风而皮肤疼痛,大戟亦能治之。吐逆者,腹满急痛,积聚,则土气不和。中风皮肤疼痛,则肌表不通,皆致吐逆,而大戟皆能治之也。

本草求真》:[批]大泻脏腑水湿。

大戟专入肺、肾,旁行经络。气味苦寒,性禀纯阳,峻利居首,上泻肺气,下泄肾水,兼因味辛,旁行经脉,无处不到,浸水色绿,又入肝胆,故书皆载能治十二水毒,蛊结腹满急痛等症,好古曰:大戟与甘遂同为泄水之药,湿胜者苦燥除之也。李时珍云:凡痰涎为物,随气升降,无处不到,入于心则迷窍而癫痫;入于肺则窍塞而成咳唾稠粘,喘急背冷;入于肝则留伏蓄聚,而成胁痛干呕,寒热往来;入于经络则麻痹疼痛;入于筋骨则颈项胸背,腰胁手足,牵引隐痛,《三因》并以控涎丹主之。盖有大戟能泄脏腑之水湿;甘遂能行经隧之水湿;白芥子能散皮里膜外之痰气,要必实症、实热、实脉,方可以用,非实莫用。否则泻肺伤肾,害人不浅。李时珍曰:愚按百祥惟用大戟一味,百祥独泻腑,正实则泻其子也。肾邪实而泻其肝也。洁古老人治痘变黑归肾症,用宣风散代百祥膏。亦是泻子之意。盖毒胜火炽则水益涸,风挟火热则土受亏,故津血内竭不能化脓而成青黑干陷之症,泻其风火之毒,所以救肾扶脾也。若中其毒者,惟菖蒲可解。

得配本草》:得枣良。小豆为之使。畏菖蒲、芦苇、鼠尿。恶薯蓣。反甘草、芫花、海藻。菖蒲解之。

苦,寒。有毒。入三阴、足太阳经。泻内外上下之水溢。驱蛊毒,破癥结,逐血瘀,除痰饮。

配干姜为散,治水肿喘急。煮大枣,治水肿。去戟取枣食之。泔水浸洗,再用浆水煮干,去骨用。

若误用旁附,则冷泻不禁,即煎荠苨汤解之。

妄用杀人。

《本经疏证》:十二经皆属于五脏,大戟芽红,茎中汁白,花黄紫,根皮或黄或紫,渍水则青,具五行之色。味苦气寒,功专降泄,而合德于水,是以十二经皆有水,至腹满急痛而成积聚者能治之。其茎中空,惟其中空,斯能外达,是以中风在表难泄而至皮肤疼痛者,亦能治之。水满则上溢,风急则上冒,故为吐逆,水行风息吐逆之根已拔,是以亦能治之。

本草分经》:苦、辛,寒。专泻脏腑水湿,逐血发汗,消痈,通二便闭,泻火逐痰。其十青绿,亦能泻肝,阴寒善走,大损真气;紫色者、上白者伤人,须去骨用。中其毒者惟菖蒲能解之。

【现代药理研究】

1. 大戟有泻下作用。大戟根乙醚提取物有致泻作用,热水提物对猫有剧泻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为刺激肠管,引起肠管蠕动增强所致。

2. 大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有抑制作用。

3. 大戟有利尿作用。

4. 大戟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大戟根皮的乙醇提取物能引起动物的末梢血管扩张,抑制肾上腺素的升压作用。大戟煎剂高浓度时对离体蛙心呈明显抑制作用;低浓度时,作用较弱或不明显。

5. 大戟有杀虫作用。大戟水煎液加0.1%中性肥皂,对蚜虫、青虫、小麦吸浆虫杀伤率在90%以上。

6. 大戟有镇痛作用。

7. 大戟有抗癌、抗白血病作用,其活性成分为大戟属植物中的二萜酯类。

分类索引拼音索引笔画索引
 ● a
艾叶阿胶
 ● b
白芷薄荷板蓝板半边莲白头翁败酱草
白蔹白鲜皮白薇巴豆半夏白附子
白芥子白前百部白果白豆蔻萹蓄
萆薢荜茇白茅根白及槟榔柏子仁
冰片白术白扁豆白芍北沙参百合
鳖甲巴戟天补骨脂
 ● c
苍耳子葱白蝉蜕柴胡赤芍川贝母
蚕沙苍术草豆蔻草果车前子赤小豆
陈皮沉香川楝子川芎穿山甲侧柏叶
刺猬皮磁石刺蒺藜椿皮赤石脂
 ● d
淡豆豉大青叶地骨皮大黄大戟独活
冬瓜皮冬葵子地肤子灯心草大腹皮丁香
丹参大蓟地榆代赭石地龙党参
大枣当归杜仲冬虫夏草
 ● e
莪术
 ● f
防风浮萍防己茯苓佛手附子
蜂蜜浮小麦
 ● g
桂枝葛根甘遂瓜蒌干姜高良姜
贯众谷芽钩藤甘草枸杞子龟甲
狗脊骨碎补蛤蚧瓜蒂
 ● h
藁本黄连黄芩黄柏胡黄连火麻仁
海浮石海蛤壳海藻海桐皮藿香厚朴
滑石海金沙花椒虎杖红花槐花、槐实
花蕊石琥珀合欢皮黄芪何首乌黄精
旱莲草黑芝麻胡桃肉诃子海螵蛸
 ● j
荆芥菊花决明子金银花桔梗金钱草
瞿麦九香虫姜黄鸡血藤降香鸡内金
僵蚕金樱子
 ● k
苦参款冬花苦楝皮
 ● l
芦根龙胆草连翘漏芦芦荟昆布
雷公藤荔枝核刘寄奴雷丸莱菔子龙骨
羚羊角龙眼肉鹿茸鹿角胶莲子硫磺
露蜂房炉甘石
 ● m
麻黄蔓荆子马勃绿豆牡丹皮芒硝
礞石马兜铃木瓜木通木香玫瑰花
没药虻虫麦芽牡蛎麦冬麻黄根
明矾
 ● n
牛蒡子木贼牛膝牛黄南沙参女贞子
 ● p
蒲公英枇杷叶佩兰藕节炮姜
 ● q
羌活青黛秦皮青蒿牵牛子前胡
秦艽青皮青木香蒲黄茜草芡实
 ● r
薏苡仁肉桂全蝎人参肉苁蓉肉豆蔻
 ● s
生姜桑叶升麻石膏射干山豆根
山慈姑水牛角生地黄商陆桑白皮桑枝
桑寄生丝瓜络砂仁石韦枳实柿蒂
乳香水蛭三棱苏木三七使君子
山楂神曲酸枣仁石决明麝香石菖蒲
山药熟地黄石斛山茱萸桑椹沙苑子
石榴皮桑螵蛸蛇床子
 ● t
天花粉土茯苓天南星天竺黄葶苈子通草
檀香桃仁天麻太子参天冬锁阳
 ● w
瓦楞子威灵仙五加皮乌梢蛇乌药乌头
吴茱萸五灵脂王不留行蜈蚣菟丝子乌梅
五倍子
 ● x
细辛辛夷香薷夏枯草熊胆玄参
旋覆花杏仁豨莶草香附香橼薤白
小茴香血竭小蓟血余炭西洋参仙茅
续断五味子雄黄
 ● y
鱼腥草鸦胆子银柴胡郁李仁芫花茵陈蒿
延胡索郁金益母草远志饴糖玉竹
淫羊藿益智仁
 ● z
紫苏知母竹叶栀子紫花地丁蚤休
紫草皂荚浙贝母竹茹竹沥紫苏子
紫菀猪苓泽泻泽漆泽兰蛰虫
自然铜棕榈炭灶心土朱砂珍珠紫河车
猜你喜欢
赞助商广告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